特写丨审理干部的“冷”与“热”
特写丨审理干部的“冷”与“热”
在同事们的眼中,浙江省湖州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张俊杰,是位“高冷”的干部。
“张主任平时工作的时候很严肃认真,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和别人讨论案件定性问题时,谁的面子都不会给”……干部们都说,坐在电脑前查阅案卷、站在会议桌前讨论案情的张俊杰,拥有“火眼金睛”和“三寸不烂之舌”,看得精、辩得明。
“丁某作为机关干部,未及时上交个人护照且未经审批擅自出国(境),对他予以立案审查没有意见。但人事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监管不到位,也应予以问责”“我建议对单位分管人事的负责人也要开展谈话提醒”……这样的讨论,在案件审理室的会议室中常常发生。
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定性是否准确、程序是否完备,处理是否恰当,这是张俊杰和同事们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案件质量是执纪执法工作的生命线,案件审理工作是最后一道‘关口’,我们必须冷静严谨、一丝不苟。”大到事实证据、小到标点符号,面对审理报告,张俊杰都力求完整准确,确保定性准确、量纪适当。
“请问这个案件中,相关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是否按规定调整到位?”近日,湖州市纪委监委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案件质量评查与处分决定执行专项检查。针对评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审查调查程序、调查取证、文书使用、处分执行等方面的问题,案件审理室干部列出清单、提出建议,并要求相关单位对照标准限期整改。
监督执纪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同事们眼中对待工作“冷酷无情”的张俊杰,在回访对象面前,却是个细致温暖的“热心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张俊杰看来,作为一名案件审理室干部,应该坚持早发现早提醒、真容错敢纠错、讲政策给出路,在有温度的监督中增进理解和认同,从而达到教育人、挽救人、改造人的目的。
“您好!我是市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在对姚某某同志开展回访教育前,我们想先了解一下他近期的工作情况。”11月28日,张俊杰正在准备对半年前受到党纪处分的姚某某进行再次回访。据反映,姚某某在受到处分后努力工作挽回错误,取得一定成绩,但在精神状态上总有些低落。
“受到处分就像胸口压着大石”,在和回访对象谈心谈话过程中,张俊杰常常收到这样的反馈。“你的工作和付出组织是看得见的,处分不是全部否定,而是警醒你及时纠偏纠错……”面对情绪消极的干部,张俊杰一般会从对方熟悉的工作和岗位谈起,结合其违纪事实、岗位职责、性格特点等,引导对方卸下“包袱”,消除思想顾虑,大胆干事创业。今年6月开始,湖州市纪委监委对过去一年受党纪政务处分的人员开展全覆盖式回访教育,截至目前,已完成回访教育1000余人次,实现“全覆盖”。
理性的“冷”与赤诚的“热”,刻画出案件审理工作的全貌。角色转换之间,张俊杰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
每一起案件的审理、每一次回访教育,都是检验初心使命、考验责任担当的过程。“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提级预审制度、做实案件质量检查、常态长效开展回访教育,做到严管有‘尺度’、厚爱有‘温度’,打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铁案工程’。”张俊杰信心满满。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 浙江省湖州市纪委监委)